離開汶水老街後,我們轉往附近的法雲寺。
  本來對有經過改建的寺廟不太感興趣,但有伙伴曾經到過法雲寺,對於可在寺前廣場俯覽山城美景還頗讚賞,故驅車前往囉!
  只是剛上車沒多久,雨滴終於落下來了。
  不是我威力太強,是喵沒有發揮她乞晴的功力啦!

汶水老街-法雲寺-清安(洗水坑老街)-虎山溫泉

  離汶水老街不遠處,有一間頗大規模的7-11,在小七前後各有一座橋,我們走的是可容納小車通行的水泥橋,至於從小吊橋那是否可通往法雲寺,這......問我也不清處啦!
  過了橋,山路頗為陡峭,馬力不足或車上坐滿剛吃飽飽的人,得請祈求上天讓你們順利上山囉!
  若是有閒情逸致,則可健行而上,沿途有許多小亭子供人停下腳步來休憩。
  近山門處有一處停車場,若帶茶具至此處涼亭泡茶聊天,也不失風雅。
  因先走至涼亭再轉往法雲寺,故先入目的是小徑上醜醜的鐵門,而不是小徑旁還頗有古風的山門。
  穿越清幽的竹林,拾梯而上,可望見寺內的櫻花已然盛開。
  從小徑轉入寺前廣場,開闊的風光立即映入眼簾。

  因聽說法雲寺有經過重建,很擔心會看到一間裝飾過於媚俗的寺廟,但所幸法雲寺的主殿以綠色琉璃瓦配上雪白牆身,倒也顯得靜雅肅穆。
  但法雲寺內,最吸引我們目光的卻是主殿後,那兩排已無觀音的石刻蓮花座,及繞過蓮花座後的那條迴廊。
  這木製迴廊十分陳舊,雖然與附近建築不諧和,卻別有一番風情:老舊的廊柱、廊頂,直通路的盡頭。
  迴廊在轉折處特地留空,讓人可步出親近庭園內的蒼松,但令人不解的是,轉了彎的迴廊卻突然拔高,難不成迴廊是依左右精舍師傅們的身高所建嗎?

  從迴廊步入小徑欲繞回主殿之前,大湖開發紀念碑豎立在一旁,碑上密密麻麻地記述著先民開發大湖的事跡。
  並非前來做鄉野調查的我,對於碑上的文字當然不甚留意,反而對紀念碑附近結實纍纍的波羅蜜樹感興趣多了。(得快速通過樹下,小心被成熟的果實砸到,那可就不妙!)

  雨勢忽大忽小,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。
  也只能再用眼睛欣賞躲藏在雨霧瀰漫之後的秀麗山景,漫步回到停車場囉!
   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玫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